off

翺翔滄海攪動巢穴——懷念林安國牧師(盧潔香)2020.12.08

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0.12.08
http://behold.oc.org/?p=47014

盧潔香

編註:林安國牧師為華傳資深宣教導師(Senior Mission Mentor),經常在世界各地神學院教授差傳學,並為宣教會議講員。曾由香港宣道會海外差會派往印尼蘇門答臘島做開荒植堂宣教士。1983年獲美國福樂神學院宣教學博士學位,著有《華人教會─普世宣教的橋樑》、《攀上高峰─差傳十三課》、《智者策─宣教策略基本認識十三課》、《策者成─宣教策略實踐十三課》、《訪宣訓練手冊》、《雀躍宣教路》等多本有闗宣教的書。

如果說,宣教士是一個搏擊風浪的人,那麼林安國牧師正是今天華人教會宣教引領浪潮中的人。

宣教的引路人

維真學院晚間課堂裡,燈火通明,老師在熱情洋溢地給我們介紹宣教歷史、華人教會的宣教使命,他眉飛色舞,說到激動之處,情不自禁舉起右手,像在指揮樂隊一樣,滿了在激情中的抑揚頓挫。

——這是大約27年前,林安國牧師在溫哥華UBC校園裡教授宣教學的一幕。那時我才信主沒幾年,對宣教一無所知,但林老師裡面那一股對宣教的激情,卻引起了我對宣教的憧憬與嚮往。課程結束後,林牧師離開溫哥華,回去宣教工場。而埋在我心中宣教的火種,卻被他無意中撥弄出點點火星。

可是,3年過去了,神什麼時候才差遣我呢?我開始納悶,懷疑自己對宣教呼召的回應,是否一廂情願?再想到自己諸多不配,我連給機構遞交申請履歷表的勇氣都沒了。那時我對主說:“主啊,我是沒有信心的人,如果你用我的話,請你派人來找我。”

1997年初冬,神學院學長找我去參加一個聚會:“林安國牧師來溫哥華帶領一個聚會,他特別讓我帶你去參加聚會。”老師來了,還有他的邀請,讓我好不興奮。

又見到林牧師了。在聚會上,他介紹目前世界各地宣教的需要,之後,一曲《成為我異象》將聚會帶向高潮,我一邊流著眼淚,一邊回應心中聖靈的感動與催逼,我知道,被聖靈差遣的時候到了。

這次聚會之後,神使用林牧師把我帶到宣教待發之地——我成為林牧師所服事的差會——華傳的準宣教士。

職前訓練的師傅

次年,我揣著忐忑不安的心到差會總部接受職前訓練。到了現場,我驚訝只有自己一個學生,卻有三位老師,而這三位老師包括林牧師在內,都是具有豐富宣教經驗的前輩,我簡直受寵若驚!

林牧師與另一位牧師帶著我到野外扎營,他非常嫻熟地指教我如何搭帳幕。我發現林牧師很喜歡大自然,別人身邊不注意的一草一木,一水一石成為他欣賞的對象。“主啊我神,我每逢舉目觀看……神啊,你真偉大”林牧師一曲《你真偉大》,使我們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讚美中。

在之後與林牧師的同工中,我還發現,他不僅歌聲渾厚深沉、富有穿透力,他更是在宣教中活出了敬拜的人生。

我們去到海邊,林牧師親自示範如何抓螃蟹,他在海邊巨石上輕盈跳躍著,就像一個小頑童。那天,我們的晚飯是一頓味道鮮美的清水煮螃蟹。這一頓飯成為了我一個美好的回憶,以至於以後餐桌上擺著螃蟹的時候,我就很自然回想起林牧師抓螃蟹的那一幕。我發現,在課堂上看起來好像很嚴謹的林牧師,原來他同樣喜歡人間煙火,喜歡有滋有味,悠然自樂。

當我進入到宣教工場,我也才明白,熱愛生命、懂得生活,勞逸結合是宣教士不至於被耗盡的一個秘訣。

宣教新丁的陪伴者

要出發上工場了。林牧師和我約好在香港同工住所一同匯集,從香港出發去柬埔寨——一個我從沒有踏足過的地方。

到了香港機場,我才猛然發現自己的小腰包留在住宿地,忘記帶上了,證件、機票等所有重要的東西都在裡面。我心想:這可慘了,還沒有到工場就出洋相,肯定要挨批評了。但在一旁的林牧師不僅沒有半句責怪批評的話,他一邊安慰我,一邊聯絡同工,請他將我的小腰包帶來機場。林牧師這種在突發事情中的快速應變、急而不亂的大將風範真讓人折服。

飛機到了柬埔寨首都金邊國際機場。一下飛機,我傻眼了,這是國際機場嗎?四圍墻壁上緊緊圍著鐵絲網,五步一崗、十步一哨站著頭戴鋼盔,手持衝鋒槍的軍人,集中營也不過如此了。

我跟著林牧師,一步一驚心地進入海關檢查站:出示護照,被索取小費,言語不通。我嚇得心都跳出來了,一月的天氣,大汗淋漓,又是在一旁的林牧師在我最窘迫時,施以援手,穩定了我驚慌的心——也許是多年的宣教生涯,鑄造了林牧師一顆“淡定”的心,使他有著非一般的耐力。

生命的鼓勵者

常言道:“為人一事之師不易,為人一字之師更難。”林牧師可真是我的一字之師。

我自己平時並沒有留意在與別人溝通時“的”字的運用,因此有時候表達會讓別人感覺彆扭,而且從來沒有人提醒過我。

有一次,林牧師給我建議,讓我以後用“的”字的時候需要看一下是否合適。結果後來我發現,自己在給別人寫電郵或發信息的時候,放在語句中間的“的”字,不經意中帶著自我為中心的味道。自此,我特別留意自己在與人溝通過程中“的”字的運用,事實證明確實對雙方有幫助。

兩年前我回美國述職,想到已有一些日子沒見林牧師,而且他正在治療中,心中越發想去看望他和師母。但在洛杉磯,宣教士探望宣教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:環境陌生、沒有交通工具、要倒三趟車、單程需要花3個小時。當蘇鄭期英師母知道這難處後,特意將照顧孫兒的事交給蘇文峰牧師,開車陪我探望林牧師。沒想到這一次探訪,成為我們與他最後一次的見面。

見到了林牧師。在癌症治療中,他雖然明顯消瘦,但精神不錯,談笑風生。我勸他多些休息,不要到海外服事了。他馬上回答說,我不出去做什麼?坐著等死嗎?我聽了真是汗顏,這一位年過70,絕症在身的老人,尚且還想著走出去宣教,那麼,對那些仍然身強力壯的人來說,是否更沒有理由退縮呢?

林牧師那鬥士般的宣教士生命,成為我永遠的激勵。

殷切的期盼者

培訓華人宣教士是林牧師多年的心願。他在給我的電郵中,一次次提到培訓宣教士的重要性:宣教人力資源出中國是解決華人宣教人力荒的最好辦法,訓練下一代年輕宣教士是非常重要的策略,宣教訓練的事應該集力進行,求聖靈感動多方人士攜手合作,為前面宣教的人力裝備精兵。

林牧師知道我們開始籌備宣教學院,很快給我發來電郵:知道宣教學院快將開始招生,我可以有以下兩方面的參與:第一方面我可以把我的藏書(大部分宣教性)獻給學院圖書館,不過如何從美運往柬?第二方面是籌募補助學生的學費及部份生活費,不知道你預期有多少學生?……林牧師以他春蠶到死絲仍在的生命,祝福著我們這些宣教晚輩。

7月31日,我在讀著林牧師的書,思想著他走過的宣教路,隨即給他發去一個信息:“請問林牧師,您可以為宣教學院圖書館寫一個題詞嗎?我們想將您的題詞掛在圖書館裡。”

不到一個小時,他給我回了信息:“這一句如何?可應用在個人生命或教會存在的目的:‘船被造,不是為風平浪靜的避風港,乃是為大浪滔天的深海洋’。”

我實在驚訝,馬上回覆林牧師:“聖靈的感動好奇妙,最近這幾天,常有一句話在我裡面:‘在疫情中開始的宣教學院如同一艘頂風船。’聖靈藉著林牧師的題詞告訴我,這一艘頂風船,將要開進大浪滔天的深海洋。

我更希望神再次在林牧師身上行神蹟,醫治、帶領他到柬埔寨來給學生們上課。

次日,林牧師給我發來信息:“相信以後能出外教學的機會不多了,神的時間可能隨時會到,我也預備好了!一生感恩!”

8月21日,林牧師告訴我,他決定停止所有的治療及藥物,選擇安寧護理(Hospice)。好像是灰暗的日子將要來到一樣,心裡沉甸甸的,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。

8月27日,我將金邊恩典堂在疫情下受洗的視頻發給他,即時收到他回覆:“恭喜有這麼多人洗禮,方式很新穎,照頭淋……”。林牧師以他獨特的幽默,安慰了我的心,雖然是離別的前奏,我卻看到在林牧師的生命中,有一片烏雲無法掩蔽的藍天。

“老師,如果您方便的話,請多給我提醒勸勉的話。”

“求主賜你最少十二個門徒宣教士,組成團隊,帶領他們宣教。”這是林牧師給我的最後的一句話。

12月4日,林牧師被主接走了。

眾人眼中的林牧師

這幾天,我請一些與林牧師多年宣教服事的牧長用簡短的話來描述林牧師。以下是他們的話:

“柔和謙卑的事奉心態,成為眾人作忠僕的典範,全心投身普世宣教,道領華人教會進入跨越文化差傳的先鋒。”——麥振榮牧師

“差傳先鋒,奮勇開創新領域,不違神所託付的使命。性情溫和,平易近人”——李偉庭長老

“大使命導向的人生,忠於主所託,為己無所求,為主無所留。”——锺國良長老

“他用生命寫出一本宣教的書,為使命而拼命的人。”——Eunice宣教士

……

還有太多未盡的話。總之,林牧師用自己的一生在宣教禾場上搏擊風浪,攪動巢穴,給我們留下了開往水深之處的生命見證。

About the Author